我,正在寫一段嘉義市小旅行的文章。
.
開立個視窗左邊是要撰寫的文章以及擬好的大鋼,右邊則是會開 Google Map 和維基百科或其他的資料,三不五時查一下成語自己有沒有用錯。
.
可能是腦筋已經不聽使喚,也有可能是我以前歷史和國文很爛的報應,常常出去玩聽著導覽老師或各位大師的一小時導覽或更長更短,介紹在地的風俗民情或過往的歷史,又對於此地到底有造成怎樣的影響。
誕生了那些文人雅士,或建立了哪些建築,台灣原住民又在日治時代中,獲得了那些課本根本就沒有寫到的歷史事件,客家人、閩南等民族,又在台灣深根那些足跡。
.
有太多,課本沒有
有太多,至少我可能念過或在當下早已還給老師
有太多,課本中撰寫的一行,卻是在地生活中的痕跡與需要花很久時間才能體會的文化
.
我有時候寫著寫著,就好像念了一本書或一個章節,但這樣的學習模式,不是為了考試,而是能寫出一個你看的也能懂很簡單的文章。
.
即便文章可能不會讓我帶來流量(畢竟流量能賺錢),但至少我可以更加清楚把我不認識的台灣,給好好的認識一番。
.
那些至少課本中沒寫的事情。
.
#好啦我歷史和國文真的很爛
#最厲害的是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
.
照片是去年 12 月去嘉義拍的嘉義市美術館
怎麼老愛拍別縣市的美術館,台北市立美術館我都沒拍過